編輯:recycle發布時間:2024-07-22 15:48:42
秸稈的產生
農作物秸稈是籽實收獲后留下的含纖維成分很高的作物殘留物,主要包括水稻、小麥、玉米等農作物的莖稈。這些秸稈富含粗纖維、半纖維素、木質素等成分,同時還含有灰分、礦物質及微量的蛋白質等。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,機械化收割成為主流,但這也帶來了秸稈處理的新挑戰。機械化收割往往留茬較高,不易腐爛,若不及時處理,會影響下一季農作物的播種和生長。
新政策的出臺
面對秸稈處理難題,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,旨在推動秸稈的綜合利用,減少環境污染,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。例如,南通市海門區出臺了《2021年全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》,該方案明確了秸稈機械化還田、農作物秸稈離田、新建秸稈打捆點和秸稈收儲主體設備購置等四項補貼政策,以市場導向、政策扶持、科技支撐為原則,進一步推進秸稈多途徑、多層次的合理利用。
撕碎機處理秸稈的創新應用
撕碎機作為一種高效、環保的機械設備,在秸稈處理中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。通過撕碎機的處理,可以將秸稈粉碎成細小顆粒,便于后續的堆肥、飼料化、能源化利用。以下是撕碎機處理秸稈的幾點優勢:
1. 提高秸稈利用率
撕碎機將秸稈粉碎后,增加了秸稈的表面積,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和養分的釋放,提高了秸稈的利用率。同時,粉碎后的秸稈更易于運輸和儲存,為后續的加工利用提供了便利。
2. 促進秸稈還田
秸稈還田是改善土壤結構、增加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。撕碎機處理后的秸稈顆粒細小,易于與土壤混合,有助于秸稈的快速分解和養分的釋放,從而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和肥力水平。
3. 推動秸稈能源化利用
隨著生物質能源的發展,秸稈作為重要的生物質資源,其能源化利用價值日益凸顯。撕碎機處理后的秸稈可用于生產生物炭基肥、板材、造紙、秸稈地膜等生物產品,還可作為沼氣、生物天然氣等生物質能源的原料。這不僅有助于緩解能源壓力,還能減少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。
4.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
撕碎機處理秸稈的產業鏈條長,涉及農業、機械、能源等多個領域。隨著秸稈綜合利用政策的推進和撕碎機技術的不斷發展,相關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。例如,秸稈收儲、加工、銷售等環節將形成完整的產業鏈,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秸稈的產生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,而新政策的出臺則為秸稈的綜合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。撕碎機作為秸稈處理的重要設備之一,在提高秸稈利用率、促進秸稈還田、推動秸稈能源化利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